parathink

选择乐观

如果我有孩子,我最希望他或她有两种品格。勇敢的敢,和乐天的乐。生活中的勇可能是来自不知道,也可能来自于情绪,敢更多的来自内心。天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,但是人总是要尽力快乐起来。

人生是不是真的有选择,我想大多数人心里对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期许实际上是有吧。主动做出了选择之后才会有行动的改变,而行动的改变意味着结果的不同,在某种意义上,不同的结果就是我们所谓的希望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没有选择的人生是很难说是有希望的。

我很喜欢美国神学家尼布尔的宁静之祷

God,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,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,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. 愿我能从容接受我不能改变的, 敢于改变我可以改变的, 也愿我有智慧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。

这句话实际上是有隐含前提的,那就是人生中确实存在一些我们不能改变的事情。抛开这个宏大的论述不谈,只聚焦于乐观这一点上。我们的问题是,在乐观悲观上有选择么,我们能改变么。

我眼中赛格利曼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,就是给这一问题补上了一个通过现代心理学验证得出的答案。

乐观是有可能习得的。

他们的证明过程很好玩,原来是继续深挖条件反射的,把狗关在一个房间里,在房间分为两个区域,这边刺激它,然后如果它跑到那边了之后就不刺激这只狗了。他们很快发现这个实验进行不下去了,有些狗最终消极的趴在地板上,任你怎么刺激,我就是不动。心理学家们虽然从这个实验中没有得到原本想要的结果,但是得出了另外的重要的结论,悲观(无助)是可能习得的。赛格利曼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深挖,在动物还没有习得无助的时候,给动物以掌控的体验,那么这些拥有掌控体验的动物。绝大多数在后续的实验中不停尝试,极少出现沉迷消极无助的现象。赛格利曼博士最终得出了他的结论,乐观也是有可能习得的。

赛格利曼博士因为这个研究直接开创了积极心理学这个流派,后续又做了很多的研究。我希望可以简单介绍下他们研究里最核心的技巧。

乐观的核心在于解释风格(explaining style)。如果我们把情绪产生的过程拆分成输入事件,大脑处理,输出情绪的话。那么输入我们近乎不可控制,输出情绪已然太晚,最终要的当然是大脑处理这个过程。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偏向角度决定了解释风格。

暂时 vs 总是 特殊 vs 普遍 外部归因 vs 内部归因

乐观的人倾向对坏事情的解释倾向于暂时性的,特殊的,以及外部归因。悲观的人相反。 内部归因这点是我感受到的非常深刻的地方。这可能是我们教育的问题,我们的教育很天然的就会把问题归咎到个人身上。比如考试没考好,那么就是你这个人有问题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在这样的摧残下乐观的幸存下来。正常世界的做法是,你这个事情没做好,那么就是这个事没做好,下次做好就好了,你这个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我坚持认为,错误内部归因是有巨大隐患的,我非常坚持。

对于我们大部分解释风格已经成型的同学们来说,我们可能更关心怎么才能够改变解释风格从而变得乐观一些。解释风格的转变核心就两字,认知。认知的具体描述就是,识别出我的想法并不是真实的,我的想法可能是这样这样的,这个世界其实是这样这样的。 认知技能更具体到解释风格上,方法是:

在有强烈情绪的时候捕捉到具体的思维 要明白对自己说的话未必正确,对这些自动化思维进行真实的评估 在坏事情发生时,找到更正确的解释,来挑战自己的自动化思维 3.1 更形象写可能是,我这么想可能不太对吧,是不是还有其他的… 想办法走出灾难性思维。 看书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,非常感动。

研究者与大批不同年龄阶段的成人进行了访谈,每个人讲述他的整个生活史,尤其是他的一生中是否有过精神问题,如果有是什么时候。抑郁在人的一生中具有普遍性,也就是,在人的一生中至少都发生过一次抑郁。

人生中的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在于,发现自己并不孤独。

最后一个问题是,如何能够真的教出一个乐观的孩子。我觉得最可行的方式是,自己学会了,乐观起来,变成一个乐观的家长,然后言传身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