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浩峰和大日坛城
徐浩峰,或者徐皓峰是我有一阵喜欢过的小说家。我看电影不是行家,我看他的影评集刀与星辰中,最喜欢的都是无关电影的部分。他那边影评集中的红白蓝三篇,我更喜欢。
我看书比较快,所以他的大部分书我都看过。
他有一个好处,会重写。新近重写的小说,比原版的小说好了太多。
他有一个特别妙的本事,也是重写。把所有东西都重写成他自己,而他本身所学又驳杂又精纯,最近几篇小说,个人痕迹消减的更为严重,可能进入下一个境界了。
可能男性生来就有欲望,覆盖欲。你看姜文所有电影讲的都是一件事,莫扎有没有特字。我来,我见,我知道。我知道不算数,还需要把知道的讲出去。有一类男人是这样的吧
他的经典解读,非常好看。不一定对,但是非常好看。有韵律,有道统,有他的主观。他解读红楼梦和大日坛城这两本书。有很多例子。
试举一例。
“洗手之水由竹片引来。两人矮身在蹲踞前,半典雄三伸手入水:“令人精神振作,有了下棋的灵感……俞先生,想听您讲《大日经》。”
俞上泉:“二十二品百字成就持诵品,以诵真言的方法改变人间。你经验的人间令你痛苦,充满你无法战胜的东西,有人比你英俊、有人比你尊贵、有压着你的高手、有你必须遵守的规则、有你出生前已完成的历史……”
你的人间,是种种不适,改变一点,都要经过漫长年月。企图靠不停念咒的方式改变人间,是白耗气力的痴心妄想。你改变不了什么,除非你重新定义人间。
你经验的人间,不是真相。其实人间的每一个人,都是你。英俊、尊贵、技高一筹都属于你,规矩和历史是你造就。你病苦的人身和端庄健美的佛身没有区别,你漏洞百出的思想和佛的无瑕智慧没有区别。
徐的文笔第一次看,容易头晕目眩。因为他的学识生长路径,来自武学和藏传,可能还有一部分红楼梦和道教。这些全是逆着脑袋这个空间生长出来的知识。
武学,表演,全是如何去使用身体的艺术。当你去使用身体的时候,所有的雅典文化都帮不上什么忙,三段式逻辑不能让你抬起手,一切脑袋里的只会让你虚假。
徐认为他的小说特别传统,传统在于他认为他搭上了文以载道这条线。我有一阵认为,他载的这个道特别危险。对于越年轻的人越危险。这危险在哪说不上来,就是危险。
他的文字好,写这样的文字不省力气。印象中道士下山的后段尤其好。写飞了,写飞了就更好,力不能及,所以单纯完整。
重写的大日坛城,比原来的版本,更有时间的感觉。他的世界观更完整,更顺手,更他说,顺手而写而为真实。
这是我曾经喜欢过的一本小说。你说这算好文字么,不好说,要看你在哪个时间去读。对那时的我来说,算好的,要不然不至于搁了这么久想起来记一笔。
写到这不知怎么想到保罗的文笔了,好和不朽之间应该还有距离。都是无从评价的好,但是一个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