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rathink

读了一千本书后对读书的再思考

1/ 读书是最有效的消磨时间的方式,对改变生活微乎其微

读书确实改变不了生活,最多改变下气质。 让人的想法更真实一些,对自身的想法漏洞差确补漏。 经历未曾经历过的事情,见从未见过的人,了解从未想过的事情。 修正下对世界的看法,建立下世界观。

2/ 文学性的作品,本质上是两件事,人性人心和环境文化

文学作品,最终就两个方向。一个是演绎不变的让人感动的。另一个是依托于当时的环境。

人性与人心会自然共振。而环境与文化只有在经历过熏陶的才会共振。 没经历过武侠连载时期,长大了再看到也不会有那种内心悸动。

情感的深度是另外一回事,情感的深度只来自作者。 技法是有的。

但技法也是章法,章法技法一时取巧,我们不可能对章法有更高的评价。 最终落笔的是明白些,经历过,决绝的写下来。

最好当时的文字表达也是合适的,超脱了技法,就像好的音乐一样。 轻重,精确,身临其境,颤动。

3/ 最好的书往往不流行,甚至背负骂名。 流行的书往往都是垃圾。因为流行最重要的是对读者的更满足和舒适。 满足主流文化,携带一些次主流文化,部分位置相对优异,流行基本上是这个情况。

或者这么去说更为精确,好和流行是两个维度。 更好的书反而更不容易被推荐,因为推荐更容易伤心。是真的伤心那种。 这里心理落差导致的,太好了以至于不愿意公开推荐,甚至不推荐。

另外一方面,纯粹的好是不关心主流文化的。 而流量和评价体系大多是来自于主流文化,这种不遵循主流文化会让人有冒犯的感觉。

但是好就是好。无关他人他事阶段。

这也和自己的阶段有问题,看缘分,恰好的思维系统,恰好的时间段,不能早或者迟。

至于人为制造的流行,新建话语体系,标榜优越感,不读是好事情。 不浮躁。

4/ 两个挑选原则 职业作家权重小于非职业作家 最近一本一般来说高于其他本。

读书还是探寻人类精英的过程。 纯作家很难算的上真正的精英。纯作家更像一个手艺人。 一定好看,但是范围有限,边界有限。

相当哲学皇帝,重要的是先当皇帝,而后是再学哲学。 所以非职业作家写的书,往往会让人有更多启发,因为信息量更大。

这也是一个,谁会愿意表达的问题。 作家的表达是天性。不愿意表达的信息量往往更足够。文笔晦涩无妨。 另外就是要考虑作者的成熟程度,一般来说,作者去世之前的最后一本书尤其真诚。

当然也不排除先高峰后低谷的可能性。代表作和经典作都是天成。

4/ 它能否穿越时间。

穿越时间意味着对同代同批次作品的抹杀与碾压。 因为商业体系,流量,宣传,活动,销售。 所以时间越近的书越难选,十年以上还有人读的就确实是好书了,远离宣传体系了。 超过100年以上,基本就不用选了,一个领域没几本。

时间公平严肃,对人,对书都一样。

5/ 读书最重要的是霸气,也就是主观。 读书到后面的策略就是霸气。

看一半扔一半也是无妨的。 赞一段批一篇,觉得这好那不对,主观要读进过程里。 要不就容易读死书,圣哲这也对先贤那也对,就没有我了。这也教科书那也教科书,出手肯定落败必然。 读书还是要把我读大,修正自己,丰富自己。

我觉得对就对,不对就翻过。

读不出我来,读的满脑子他人想法经历逻辑,容易不自洽。

读书不必有敬畏,避讳,崇敬。没有哪一本是必须要读,更没有哪一本是必须对的。

当然批判无用,最终建设自己的想法,逻辑,世界观。

无非为我所用。

借着它人的书夸自己是最傻的,看到了要知道对方傻,自己发现了要知道自己犯傻。读书读出优越感的都是傻逼,读书只是寻常事。

读再多的书,我还是我。

6/ 别看数量

数量没用。 证明不了什么,最多是种生活习惯。

数量是一种状态。没好没坏,没心没肺

数量也有用,一定是大量的数量之后,才能找到几段契合真传。

数量决定质量,数量喂养质量。

心里有数,眼睛别看。

7/ 到最后书是很真诚的。

它不会走,也不会跑,躺在硬盘上书架里,任你评说,也没脾气。 始终一致如一。

读就两类。 一和作者聊天,二听作者讲故事。 不一定要听懂,也不一定要插嘴,就是时间的温柔驿站。

书读到后面是孤独对话,所读所悦所悟只有自己知道。

作者一般不知情。远在天边或者不在人间。

四顾无言,举目无边。